光明网: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提出建构“传联学”新论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3日来源:党委宣传部点击:
  

光明网武汉12月8日电(记者夏静)“传播是以播撒的方式传递信息;‘传联’是指在联接的状态下通过信息的传递与传播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联系,同时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使信息得以更好地传递与传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当代信息流动的方式由传播为主转为‘传联’为主已是不争的事实。”日前,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发胜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达了其带领的学术团队提出的新观点。

自去年四五月份起,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发胜、张振宇、黄海燕、王然等师生即自发成立研究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传联”这一概念并潜心研究。喻发胜教授指出,现有的传播学理论大都是诞生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大众传播时代,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新兴媒体兴起所引发的巨大的传媒变局与社会变革,却让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拙于回应,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失效”,即一些既有的传播学理论显得过时或者“失效”,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在信息“互联”“互传”的状态下已不再具备大众传播时代的经典效应;二是“理论盲区”,即既有传播学理论无法回应当下的传媒变局与社会变革。

喻发胜教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也曾撰文表示:“从现在的形势看,从修补的角度谈传播学的发展,恐怕是没有出路的。因为传播学的架构仅是大众传播的产物……”。因此,选择建设新的学科体系而非从修补角度谈传播学发展,势为必然。

要实现这种理论上的跨越,必然要突破“传播”这一关键词,才能建构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喻发胜教授认为,互联网新生的“联接”功能是导致当今传媒变局与社会变格的根本原因,Internet没有译为“互传网”或“互播网”而译为“互联网”,恰好表明互联网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在于“联接”功能的有无,而非“传播”功能的强弱。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传”与“联”两种功能的融合谓之“传联”——在联(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信息的传递与传播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联系;同时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使信息得以更好地传递与传播。这一概念既充分吸收了“传播”的合理成分,又增加了互联社会“联”的时代内涵。

喻发胜教授认为,在互联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传联”这一概念有助于在学理层面更好地回归“communication”的本义与媒介的本质,在实践层面更好地回应当下正在发生的传媒变局和社会变革。

从学理角度看,在概念层面,“传联”比“传播”更吻合英文“communication”的本义,因为communication的基本内涵就是“共享”“交流”与“关联”,而过去学界常用的“传播”一词则只具有“大范围播撒”之意,缺少“交互、关联”的内涵。同时,“传联”也比“传播”更能体现媒介的本质——“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建构者”。在哲学层面,“传联”这一概念能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论断更好地吻合。恩格斯曾指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传联”概念实质上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思想在互联社会的现实演绎。喻发胜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光辉论断既是传联学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也是其哲学价值的终极归宿。

从现实角度看,报纸、广播、电视等曾经被称为“媒介”或“媒体”,是因为它们在信息传播渠道被垄断的状态下,通过生产和传播信息扮演了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间接”建构者的角色(可称为“间接媒体”)。互联网这一“新媒体”之所以“新”,根本原因不在于其诞生的时间近,而在于其在保留并增强传播力的同时,还新生了一种极为强大的新功能——“联接”(尤其是“互联”)的能力。这一“联接”功能使其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直接’建构者”的角色(可称为“直接媒体”),从而让仅具“间接”关系建构功能的传统媒体基本被替代,这正是当下全世界范围内,不分国家、民族与政治制度,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呈现出整体式微的根本原因。

对于提出“传联学”的意义,喻发胜教授指出,传播学自从西方引入中国以来,国内学界在不断对其进行介绍、吸收与运用的同时,也一直执着于对建构原创性学术理论的追求,倡导建构“传联学”,亦是期冀在全球学术话语体系中贡献出中国声音。

据悉,“传联”这一概念最早系喻发胜教授在“2015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的主题发言上提出。随后,喻发胜教授与研究团队成员又对该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学术论文将陆续发表。喻发胜教授特别指出,建构一门新的学科理论绝非三五之人、一时之功所能及,因此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参与到对这一话题的批评和探讨中来。

热点文章

快速链接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