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校情寻短板 定向发力谋发展——我校举行第二轮校情报告会

来源: 时间:10月27日

10月26日,我校办学思想大讨论校情报告会(第二轮)在科学会堂举行。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老同志代表、全体中层干部、教代会执委、工会常委、各民主党派侨联主要负责人参会。报告会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围绕办学资源、国际化、科研工作三个主题,汇报了我校这些工作近五年的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财务处处长吴俊文代表国资、基建、后勤、实验与设备、信息化办、图书馆、财务7个部门,对我校办学资源情况进行了汇报。通过展示一系列数据,吴俊文表示,近五年来,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然而,将这些数据与其他相关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发现,华师的办学资源尚处于“温饱线”,主要存在办学资源整体不足下的投入不均衡、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职业化素养有待提升、工作观念陈旧等问题。吴俊文认为,就我校目前投入的整体情况来看,办学资源有限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常态。为此,学校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改善粗放发展状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保证意识。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高卓献从顶层制度设计、国际交流网络、“未来数字教师”海外培训项目、师生国际流动规模、专外引智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等13个方面,对我校国际化工作做了总结回顾。逐一分析了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偏弱、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偏少等困难与挑战之后,高卓献建议,我校国际化工作应建立以“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为核心的国际化保障体系,并通过对标落实“双一流”学科建设关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五大任务、推动大文科集群和理工科集群的国际化发展、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等举措,打好“国际化”这张牌。

科研部副部长何静报告了学校科研工作状况。她介绍了学校科研项目数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奖励、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分别指出以上各方面存在的困境。她建议通过实施科研项目培育质量提升、科研人才队伍、科研交叉平台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增效和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等五大计划来提高学校科研工作水平。

听取了以上三方面的校情报告后,校党委副书记覃红和副校长彭南生分别进行了总结。

覃红指出,如何寻找资源分配在满足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撑之间的平衡点;如何敞开袋子广泛汇集有利于我校运行发展的各种资源;如何捂紧袋子让我们现有的办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是我校在办学资源管理、服务、使用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于学校国际化发展机遇和短板并存的态势,覃红强调,我们要认真分析,主动对接国家的战略需求,有针对性地围绕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发力,真正让国际化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彭南生认为,我校科研工作喜忧参半。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者在项目承担、论文发表、成果转化方面可圈可点,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但是要在横向比较中看到短板,有忧患意识。他强调科研工作要有系统思维,要整合校内科研力量,弥补规模上的弱点。学院也应当盘点自身,尝试将科研资源转换为课程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

校情报告会是我校办学思想大讨论中的重要活动,旨在知校情,找短板,集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在新一轮办学竞争中谋求发展。10月12日至13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已经对我校人力资源、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师教育四个方面的校情做了汇报。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
技术维护:党委宣传部 027-67867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