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陶宏开:素质教育应是"自然教育"而非"人为教育"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3日来源:党委宣传部点击:
  

新华网武汉12月6日电(俞俭 党波涛)“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成长发育规律,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并“自然成长”;而“人为教育”则是人们依着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教育,孩子要按照他人的意图长大。5日在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提出,素质教育应是“自然教育”而非“人为教育”。

陶宏开说,反思当前的教育多以老师中心,以听老师的话为标准,多以“听”的方式进行,高高在上的成人总是以教育者自居,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家长强使孩子好好听话,老师要求学生用心听讲。长此以往,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则是“以生为本”,按“想”的思路开展,成人和孩子平等交流对话,引导、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兴趣。家长伴随孩子一起成长,老师与学生互动教学。

学生长时间地关在校园里和课堂内,一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每天10多个小时,只能被动地按老师的规定去学习。好不容易才回到家里,父母又给他们安排有培优、家教、教辅习题。这种长年累月的封闭学习环境,既有损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又局限了他们的认知能力。陶宏开认为,孩子们应当有充裕的时间自主支配、自由发展,经常有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增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见识。

陶宏开认为,单纯注重答案对错的教学模式,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分定成败,这不仅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还往往促使学生们相互抄袭,导致弄虚作假的不良学风。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引导学生思考、领悟,从步骤、过程中真正掌握要领和方法。老师鼓励学生举一反三,促成自主的积极学习氛围。

现在的教育方式主要着重于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使得莘莘学子们很会考试,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陶宏开谈到,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录取标准基本上还是仅取决于“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分数,这样高分低能的问题就不可避免。而很多西方国家在高校录取上则有多方面要求:除考试分数外(不少国家可以从几次考试分数中任选一次),还要看10多年基础教育的状况,有否做义工,并有情商测试和面试等,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宏开表示,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即起点教育是最重要的。眼下,家长可能改变不了学校,但可以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只要努力学习并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耐心地倾听孩子,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热点文章

快速链接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