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丨新闻传播学院:筚路蓝缕 凝心聚力的发展五年

来源: 时间:10月13日

一、发展成就

1.学科建设富有成效。

“十二五”期间新闻传播学被批准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在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流学科基本考核条件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与特色。本学科在发展中凝聚了“面向社会,培养能手”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高度重视实践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具有坚实学科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视野开阔、学有专长,能够从事新闻传播科研、教学、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办学总体目标。

本学科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2015年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2016年新增)四个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国首批)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农业信息化领域,2015年新增),与文学院共建“文化传播学”博士点(与文学院分别设点招生),拥有“大数据传播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媒介伦理与媒介管理研究中心”三个校级研究基地。

2.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7项,总经费422.2万元。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0项(含重点项目1项目、后期资助项目1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其他横向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81篇,出版学术著作18部。在《出版发行研究》、《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篇。在学术奖励方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代表性科研奖励2项。主办、承办国际或全国性大型学术年会6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16次,邀请境外专家讲座报告15次。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访问、进修等10人次。

3.师资队伍建设跨越发展。2015年底,我院教职员工总人数38人,29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1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58.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3人,博士化率82%;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5人,占总数的54%;来自媒体一线的教师共有12人,占总数的43%。学院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另聘多名传媒界资深人士担任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

4.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研究生培养。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共招收研究生465人,其中硕士生462人,博士生3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生13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增长,新闻与传播硕士在校生74人,农业推广硕士在校生8人。质量不断提高。获得省优硕士学位论文3篇,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92篇论文,其中在《中国出版》、《编辑之友》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

(2)本科生培养。

建院以来,应届毕业率和学士学位授予率均保持在10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良好。其中,每届毕业生中约15%被推荐免试或者考入其他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获得省优学士学位论文12篇。

在校学生在各类重要赛事中成绩优异,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湖北省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首届“中青报”大学生新闻奖二等奖1项,南都新闻奖三等奖1项,中国日报(香港版)校园学报新闻奖之最佳多媒体网站类亚军。

5.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亮点纷呈。

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保障。学院党委积极建章立制,积极探索关系学院发展的根本性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学院“三重一大”制度实施细则》、《学院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发展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党建可视化实践点。力争达到学院党委、行政自觉在制度规则下议事决策、行事执行。党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都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或通报情况,或集体决策。

学生党支部建设。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建立了学生党支书联席会制度,运行良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前往黄陂、红安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特色党日活动,邀请部门领导来院做党风廉政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学院分党委书记韩君华作为湖北省高校唯一受邀代表,出席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会议;学院承担的党建可视化重点项目(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顺利结项;多次接待高校党建领导部门、上级有关单位和兄弟院校来院检查指导工作。

学院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上积极发稿,稿件数量多(每年30-40篇),刊发的媒体级别高、影响力大(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院属媒体(一网、一报、一刊、三个新媒体)均有专人负责,更新率高。

学院教职工党支部、研究生2013级新闻学党支部获评“2013-2015先进党支部”,学院分党委书记韩君华连续两次获“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张勇军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院分党委获评“2013-201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获评2012-2014年度文明单位,2015年年度目标考核综合优。

6.其他工作全面推进。

校友工作。在校内率先成立院级校友会,目前已在深圳、长沙等地设立校友分会;创办“新闻之子·校友论坛”,组织知名校友返校为学生做报告近20场;校友会活动丰富,校友通过讲座、提供就业机会等多种形式参与学院建设;依托校友力量,成立“特困帮扶基金”;校友会会长、院长江作苏教授出资30万设立“大江奖学金”。学院获评“校友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2013-2014),院长江作苏教授获评校友工作先进个人。

工会工作。组建瑜伽、乒乓球、羽毛球等俱乐部,倡导全员健身;组织教师参与学校运动会、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时装秀等文体活动,先后获得“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最佳风采奖”;坚持为教工集体过生日、为困难教工送温暖;组织春游、迎春联欢会等活动,丰富教工集体生活。学院工会获评“优秀工会”,陈俊峰老师获评“工会积极分子”。

团委工作。围绕桂子山“科技节”、“艺术节”,先后举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华师分会场)、6院联合科普嘉年华——记者节园游会以及公益广告作品设计大赛等校级重点活动,举办元宵晚会、女生风采月、趣味运动会等院级文体活动,连续2年获评学校“优秀团委”;重视学术科技竞赛组织工作,开展“问津学术”科研模拟竞赛,先后获科学文化节“优胜杯”及“挑战杯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为营造学院书香氛围,成立立言读书社,通过师长导读、学子沙龙等板块凝聚师生,获得湖北省2014年度“青年书香号”称号;注重实践育人,组建的“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实践成果获评2014年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并在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分获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中青网“镜头中的三下乡”评选活动好团队奖;组建夏天服务队,在我院志愿服务基地红枫幼儿园、康乐敬老院及春苗小学定期开展志愿活动,通过“爱新驿站”、“冬日义卖”等特色活动提高学子思想觉悟,培养社会公益之心。

国际化工作。积极参与学校“澳大利亚周”、“美国周”活动,与密苏里新闻学院签订“2+2”本科双学位项目,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台湾实践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两届中韩影视国际论坛。学院教师外出访学8人次,外籍教师来院讲学11人次,在校留学生6人,出国(境)交流、交换的本科生、研究生60人次。

二、主要经验

(一)以党建活动为抓手,凝心聚力

1、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师生凝心聚力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为民务实清廉”,我们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当作推动学院发展的契机。学院领导班子倡导群众路线就应该立足师生、依靠师生。

在学院艰难起步的重要阶段,我们需要学院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110年校庆,章开沅先生解读了“爱在华师”。要用心去爱。学院的办院理念是“爱院如家,爱生如子”,院党委所有工作出发点就是把学院当做家一样来建设,凝聚人心。

(1)重视师生利益。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公室设计和整体布局。尽量压缩学院领导和教师办公空间,扩宽学院走廊,让位更多空间于学院学生。利用学院走廊举办摄影作品展,开放式的空间更是学生交流讨论的空间。

(2)在全校首创“送餐制”,利用任课老师在课间短暂的休息时间,由学院的党员志愿者将爱心午餐和点心送进课堂;

建立了教职工生日文档。统一订购生日蛋糕、电子显示屏打出温馨的生日祝福,学院教工QQ群温暖的信息留言,每一位新闻传播学院的教职工都将在生日当天收到特别的祝福。

关爱老人,学院教职工的老人,就是学院的老人,凡是有老人生病住院的,学院党委都到医院亲自看望。

(3)“爱生如子”。让所有的新闻学子在有特殊困难时候,学院能送去温暖。为此学院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帮扶群众制度》,并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特困帮扶基金”。今年国庆10月2日,学院成立了华师首个二级单位的校友会,并组织了江院长、刘震教师作品义拍会,创新筹资新渠道,为基金会筹得善款近20万元。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员古宜荣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来自基层党组织的关怀。

2、通过发挥支部书记作用,积极探索“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新闻传播学院积极探索“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长效机制,探索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方式方法、明确工作内容、强化工作职责等。2014年10月院党委成功申报校党建工作法可视化实践点重点项目。

3、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活动,抓好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和谐、廉洁、公正而有执行力的党政领导班子是学院持续发展的前提。“严明党的纪律,严守党的规矩”是党的政治纪律的要求,而“三严三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目前这两项活动通过“特色党日”、“民主生活会”及党课等形式正扎实推进,落实到党政领导班子的每一个人。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解决问题

1、着力解决学院有序规范运行的问题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保障,也是学院党委建立公信力的保障。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关系学院发展的根本性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学院“三重一大”制度实施细则》、《学院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发展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力争达到学院党委、行政自觉在制度规则下议事决策、行事执行。党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都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或通报情况,或集体决策。

学院目前已经召开三次教代会,所有的文件及相关制度,均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教代会上充分的讨论酝酿过程,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学院的规范要求内化于心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学院发展目标统一于教工共同参与的过程。

2、着力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拔尖创新成才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我院大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及培养模式,制定《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壮苗计划”)的若干意见》。 目标是:学生(含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有较大突破,成绩稳定。在“挑战杯”系列竞赛(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项赛事)及新闻学界、业界大赛(包括南都新闻奖、平遥国际摄影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策划比赛、校园新闻奖等)中有组织、有计划参赛,并获奖。

3、着力解决教职工的发展成长问题。

学院自成立以来,围绕教职工发展成长问题,出台了六项与教职工切实利益直接相关的规定,《新闻传播学院在岗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试行办法》、《关于教职工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及培训调研的规定(试行)》、《关于通过会员期刊发表论文的相关说明(试行)》、《新闻传播学院科研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新闻传播学院关于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的有关规定(试行)》等。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
技术维护:党委宣传部 027-67867541